共為你找到:200筆白木屋競爭者分析圖 相關企業資訊
『南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52年。1974年,南僑股票公開上市,並依據「原料相關、技術相關、通路相關、文化相關」及穩健經營的原則,1979年起陸續成立關係企業,展開多角化經營。 ◆ 家品事業--引進全世界最好的肥皂機器設備,開發出南僑水晶肥皂。目前新推出洗衣用洗滌產品、食器洗滌產品及個人清潔產品等系列商品。 ◆ 冷凍麵糰事業---南僑的冷凍麵糰品質優異、安全、衛生,具有省時、省錢、省人力、操作簡單的競爭優勢,加上不斷研發新產品,符合不同客戶需求,幫助業者建立起自有的產品特色,早已成為烘焙業者最有利的助手、最忠實的夥伴。 ◆ 急凍熟麵事業--1998年與日本加藤吉株式會社簽訂急凍熟麵技術合作合約,1999年1月以「讚岐」為品牌之急凍熟麵上市,宣示了新麵食文化的來臨,從產品概念、包裝設計、口味研發,完全符合餐飲通路銷售訴求,強調美味、方便、快速、安全、衛生。 ◆ 常溫米飯事業--南僑以實際行動響應政府根留台灣的產業政策,提出「常溫無菌化包裝米飯開發投資計畫」,2003年獲得經濟部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畫研發經費補助481萬元。生產線2004年底在中壢基地量產,正式開啟南僑米食事業的新紀元,2005年起成功進入歐美市場。 ◆ 速食麵/米果事業--1989年於泰國成立泰南僑公司,泰南僑萬磅工廠於1991年正式開工營運,生產速食麵、米果類產品,是行銷全球的食品生產基地。其中「薄片米果」,以低油、健康、美味的優質特色,廣受消費者喜愛,暢銷售世界各地,經德國農業學會評選,榮獲「食品金牌獎」榮譽。 ◆ 冰品事業--開發具獨特性、高附加價值產品,為全省第一大冰品產銷公司,也是全省第一家冰品 GMP工廠。杜老爺系列時時推陳出新,帶領冰品新風潮。另一款以「卡比索」為品牌的冰品系列,其香醇綿密的獨特口感,在國內頂級冰品市場也擁有高知名度。 再者,有鑑於國際經貿往來密切,及大陸市場蘊涵之無限商機,南僑也將經營觸角向對岸延伸,更進一步擴充事業領域: ◆ 建立大陸油脂事業版圖--1996年與頂新國際集團合資成立『天津南僑油脂公司』,生產烘焙用油、油炸油,經營開發大陸油脂市場,如今已是高品質油脂市場的領導品牌。2005年進行南僑廣州廠的興建,2007年11月舉行落成開幕典禮。南僑油脂在中國十年的播種耕耘,又將開創新一頁的經營新局。 ◆ 進軍大陸發展餐飲事業--1996年與德國Paulaner集團技術授權合作,由Paulaner集團提供釀啤酒技術、Know-how、商標授權。第一家餐廳「汾陽路寶萊納餐廳」,是一結合高級現釀啤酒與正統巴伐利亞菜餚特色之「花園啤酒餐廳」,極獲中外人士佳評,是上海新飲食的文化地標。2012年上海世界萬國博覽會即將舉行,寶萊納應世博會主辦單位邀請,在展覽館內設立餐飲據點,屆時將設立寶萊納相關等5 家不同主題型態的餐廳。 ◆ 僑和本場流專業麵店--看好未來急凍熟麵的市場商機,特別成立僑和公司「本場流」「讚岐」示範麵店專責經營,提供消費者「精緻、美食、健康、滿意」的服務機制。「讚岐烏龍麵」「本場流蟹殼皇」積極開拓餐飲版圖。 ◆ Salt & Bread卡比索俄羅斯餐廳--2009年5 月中旬在台北麗水街開幕。此地臨近師大文教區,異國主題餐廳、地方名館林立,卡比索餐廳在裝潢風格及餐飲口味的規劃設計,讓顧客體驗全新不同的俄式餐飲情境風味,感受南僑的用心服務。 ◆ 點水樓餐廳--以純正江浙料理廣受佳評,吸引不少美食家前來嚐鮮,又以古典雅致、充滿中國江南風格的裝潢設計大受讚賞。 ◆ 中正國際機場航站(本場流讚岐及卡比索餐飲)--繼投資成立多項餐飲事業後, 2005年大手筆標下中正國際機場二期航站的3家據點,2006年初又競標取得中正二期航站管制區外四樓餐飲區,『發展航站國際級餐飲事業,打造全新經營餐飲模式』是重點目標,集合公司資源全力投入。以「本場流」「讚岐」為品牌的複合式餐廳、卡比索cafe及shop/本場流餐飲。以這樣優質全新的餐飲模式,南僑為打造國際級機場餐飲事業奠定了模範標竿。 ◆ 太平洋SOGO復興館(BR4)--2006年12月底,太平洋SOGO復興館(BR4)開幕,南僑以經營能力得到百貨業主青睞,受邀進駐「點水樓」(中式美食)、「小王子的飛行旅程」(法式甜點)。 ◆ 台灣寶萊納餐廳--南僑成功打響上海寶萊納的餐飲品牌,締造紅火業績,盛名不衰,更於2009年回台設店,首家店進駐於關渡臺北國立藝術大學校區,5月正式開幕營業。總面積近600坪的北藝大寶萊納店,以經營上海的成功經驗,並結合淡水河自然景觀的魅力訴求,將為台灣掀起全新的啤酒餐飲文化。 ◆ 桃園啤酒廠--喝啤酒,要享受的是最新鮮的口感,特地選在桃園龜山成立釀酒廠,採用德國原裝進口的設備與原料在地釀造,加上配送的路程短,可以確保喝下的每一口都是最鮮美的滋味。
展覽是世界溝通的橋樑,這是我們最初的想法, 展覽形象的設計與包裝,它是我們唯一執著的目標。 博陸集團的起步: 從一個小小的工作室開始萌芽,一個年輕人最初的想法 ~ 展覽是世界溝通的橋樑,畫畫是他唯一的興趣,他為自己選擇了這樣的人生 … 在他成長熟悉的環境;一個文藝興盛的國度裡 ~ 德國,他將對藝術的熱忱轉投入現代感十足的展覽設計。 亞洲情懷: 投身於展覽的博陸人;不時穿梭在德國的每一個展覽館,每看見一個亞洲攤位,總是興奮且不由自主的靠近,藉由每一次的拜訪與接觸,逐漸勾勒出心中那塊發展的版圖。 1999年的一個晚上,台灣走進了歷史的一頁,天搖地動的九二一大地震,震撼了整個德國會場,剎那間看見的是異鄉遊子;那一雙雙擔憂的眼神,觸動了博陸人送出溫暖的心,親切的慰問與關懷 …。 一個月以後第一家分公司在亞洲的台灣正式揭開序幕,熱烈的迴響在海峽的兩岸同時傳開來,德商博陸自此開始在亞洲落葉生根。 亞洲第一站在台北:博陸國際展覽企劃有限公司 亞洲第二站在上海:博爾陸展覽服務(上海)有限公司 世界的潮流VS 博陸的善變: 在競爭激烈的世代裡,世界的螢幕就像動畫片;每天瞬息萬變,展覽促進了世界轉動的腳步,最新、最快的發明永遠需要展覽的推動,展覽設計就是那畫龍點睛驕傲的一筆。 十三載的展覽歲月,德商博陸的組織從單一的德國體系,逐漸向外拓展及延伸,人文的交流與融合,使得這個來自不同民族的大團隊,在相互的團體共事中;學會了相處的包容與工作的契合。 我們的人員素質,在歐、亞文化巡迴交錯中自然成長,適者生存的定律;開闊了博陸人的心靈視窗,使得我們擅長與人接觸、與人溝通。因為年輕、因為熱情、所以我們能放開心胸,以充滿自信的動力去挑戰思想、創新設計。 博陸團隊中集思廣益的精神、迅速改變的能力,來自於世界潮流的需求。
友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是由一群熟悉產業研發過程的實務人士所創立,擁有專精智慧財產權之智慧財產工程專家團隊,因此創始合夥人能充分理解發明人以及公司研發部門專利提出過程中的種種需求,以有別於一般國內專利、商標事務所常以拼量產「量大就是美」的經營方式,不惜犧牲專利品質的外包執業方式以求維持獨大局面做出改革,友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一本初衷,堅持走向回歸專業的路線,並以堅守客戶專利品質的理念以實際處理客戶友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在實務上具有極為豐厚的經驗,舉凡各類政府文書來往應答、訴願、爭訟、專利權舉發、答辯、民刑事智慧財產權糾紛等,皆有操盤佈局之經驗與能力,深得信賴。放眼國際,全球化的腳步日近,專利商標雖為屬地主義,但科學技術卻隨全球同步發展未曾稍歇,台灣現面臨產業轉型,效法美日歐等先進國家的腳步,台灣產業有志從事研發與創意者,實應立即展開智慧財產權的佈局,方能經由各國政府專利商標法治的保護行銷全球,知識經濟的時代中,友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願在全球競爭的時代中提供產業與學術界最熱誠專業的服務,稟持誠信、積極、專業的信念,協助您在智慧財產權的經營上,取得先機。 友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志在解決智慧權之糾紛,提供盡善盡美之智財服務,充分且主動理解發明人以及公司研發部門智慧權提出過程或專利糾紛中的種種需求與問題,針對不同案情,提供完整且效率之專業服務。 經營理念 友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鑑於台灣一般智慧權事務所僅能提供智財申請之代書業務,難以滿足各界針對智慧權之糾紛排除、訴訟、舉發撤銷等實際行使權力之高度期待,友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堅持專業分工路線,以效率且高品質處理委託人各種專利、商標權糾紛排除,智慧權之民事、刑事、行政訴訟、專利權行使之警告及撤銷、產品及智慧權之檢索、迴避設計、商業談判,智慧權有效性之鑑定,並出具專利侵害鑑定報告,提供爭執點之釐清與利害關係之分析,並配合遍佈全球各地的國際智慧財產合作網絡,使得客戶智慧財產權主張能發生最大的致力。 執業特色 友智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除各類政府文書來往應答外,針對智慧權之民刑事訴訟、行政救濟之訴願、行政爭訟、技術爭點分析、專利權舉發、答辯、智慧財產權糾紛等,皆有精準之操盤佈局經驗,尤其以複雜案件之爭訟、技術分析等研究案為專長。在此同時,對於新申請案之專利範圍的擬定、修改,亦有較多之經驗,能夠依照日後訴訟之可能,於申請時一併周延的納入考量。
友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DFI)成立於1981年,是早期PC同業中經歷產業激烈變化及考驗後, 少數尚存續者之一。 早期所生產之介面卡(Add-on cards)規格功能領先同業, 成為友通快速成長的第一個基石。 隨著Add-on cards被整合進主機板的程度愈來愈高, 友通遂逐漸轉型, 切入主機板產業。 其間獲獎無數, 並曾於1997~1999年三獲美國CRN雜誌評選為全球十大主機板製造商。 在1994~1998年間, 亦曾經營過Notebook, CD-ROM及系統組裝之事業, 具備系統整合的經驗。 友通進入主機板產業後, 營收獲利逐年提升, 1999年EPS達3.16元, 遂水到渠成, 於2000年1月15日股票公開上市(股票代號:2397)。 友通創辦人呂衍奇先生, 秉持勤儉樸實的理念經營事業, 20幾年來, 不僅年年獲利, 且為零負債經營, 在業界建立良好名聲。 在產業不斷的洗牌下, 友通之領導人始終能眼光精準, 帶領公司轉型成功, 再創獲利高峰。 自2000年始, 主機板產業進入成熟期, 成長開始減緩, 價格競爭激烈, 獲利衰退。 友通為因應此趨勢, 除了逐步放棄無利可圖之中低階主機板市場, 轉攻高階之超頻(Over-clocking)主機板外, 最大及最重要之轉變, 即為切入ACP(特殊應用平台)市場。 當時一般工業電腦廠商仍多經營工控領域之CPU card, SBC, ECB, 友通則從商業應用切入市場, 挾設計速度, 品質, 交期, 成本的優勢, 迅速獲致各產業龍頭之長期訂單, 且因為客戶滿意度高, 因而持續將新產品/專案交由友通設計製造。 尤其在對品質挑剔的日本市場, 客戶訂單更以倍數增加的速度成長, 在品質及設計能力上給予友通肯定。 友通ACP之營收, 2002-2008年複合成長率達47%, 不斷獲取中大型客戶的長期訂單是原因之一。 由於工業電腦具備少量多樣, 3~5年長期供應, 品質與信賴重於成本, 產業廣度與深度遠優於其他產業的特性, 所以臺灣工業電腦產業長久以來能獲取穩定之高毛利。 友通因品質、速度及客戶服務上的優勢, 故能獲致較一般IPC更高之營業利益。 未來預計將朝每年營收成長至少20%的目標前進。 在超頻(Over-clocking)主機板產品上, 友通擁有質優的研發團隊, 能及時反映Power User的需求及技術趨勢, 在各種平台上, 總是堅持要做到效能第一。 未來友通之策略規劃, 除了持續拓展中高量之客戶, 以求營收之快速成長外; 亦朝向Embedded之系統整合上前進, 在超頻主機板上, 亦將持續維持技術第一與優質品牌的路線, 尋求優秀人才之加入, 以快速茁壯。 在可預見之未來, 友通將能維持營收獲利成長的步調, 再創事業新高峰。 公司網站www.dfi.com.tw 及 www.dfi-acp.com.tw。
1947年,國內第一家壽險公司台灣人壽正式成立,六十餘年來不改深耕台灣、在地紮根的信念穩健經營,奠定了極其深厚的的發展潛力,並以「推動向上、希望前行」的積極行動,厚實了集團整合與國際發聲的根基。   1998年7月1日,台灣人壽正式民營化,在財政部及龍邦集團等大股東督導下,組成一個極具專業能力的董監事團隊,並引進保險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組成堅強的經營團隊。改制民營後,自1999年起,締造了九年每股稅後盈餘列居上市金融保險公司第一名之佳績,傑出的經營績效,為全體保戶提供了最堅實的保障,更塑造出公營企業民營化成功的典範。   民營化後的台灣人壽,率先成立「資產管理事業部」,是國內第一家將資產專業管理的壽險公司,目的在於將資產做最有效率的投資運用,並在動態資產負債管理的觀念下,執行最適化的資產配置策略、投資決策與風險管理;在資金運用方面,不但能達成最大的投資效益,也能維持最佳的資產流動性與資產品質,更展現絕佳的獲利能力。   1999年起,為更加落實全面的顧客關係管理,台灣人壽大幅更新企業資訊系統,加速企業流程改造,並於2001年建置完成Hi Link高速內部網路系統,串連總公司與全國各營業據點,可以執行同步與非同步遠端教學、國內外視訊會議,電腦資料傳輸,以及網路電話、傳真等系統整合。2006年架構「網際網路全民保單健檢」、「早安!晚安!台灣人壽網」、「早安!晚安!台灣人壽行動辦公室」三項網路系統,同時對全民、保戶及同仁提供AM-PM 24小時不打烊的網際網路服務。   2004年,台灣人壽更首創國內金融保險業的先例,實施「雙總經理」制,將「保險本業」及「資產管理」,採專業分工經營的方式,發揮了組織最大綜效。而為因應時代快速轉變的步伐,台灣人壽的保險商品種類也一直推陳出新,從壽險、健康醫療險,到投資型保險、分紅保單等,無論何種保險商品,台壽均以「保障Better、健康Better、財富Better」的三重防護網觀念,整合人身保險、投資理財及退休與資產規劃;同時,為滿足各年齡層客戶的需要,台灣人壽開發多項商品組合,用創意贏得客戶的心,並連續多年獲得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商品創意獎」的肯定。   為了全方位培育最具專業素養的保險人才,在台壽企業大學中設立經營管理、師資培訓、金融財稅、資訊應用,以及壽險行銷五大學院;同時也開闢e–learning線上教學系統,以提升同仁專業及服務的競爭力。面對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台灣人壽於2009年8月正式成立「衛星視訊教育頻道」TOP CHANNEL新聞台,讓每位同仁均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資訊及接受完整教育訓練,由於對人才培訓的積極投入,台灣人壽更在2009年台灣保險卓越獎中,於眾多壽險同業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勇奪「人才培訓卓越獎」之殊榮。   2008年12月,大陸合資公司君龍人壽正式於廈門正式營運,並於北京及越南設有辦事處,2009年更積極在對岸播灑愛心的種子,同時與台灣的公益活動互相串連,當台灣人壽之經營觸角積極拓展至投信(台壽保投信)、企業資融(台壽保資融)及產物保險(台壽保產物保險),並同時進行海外市場佈局的同時,台灣人壽不僅僅已架構出國際型之金融集團企業版圖,更將藉由不斷的社會回饋與公益參予,在全世界發聲。
1947年,國內第一家壽險公司台灣人壽正式成立,六十餘年來不改深耕台灣、在地紮根的信念穩健經營,奠定了極其深厚的的發展潛力,並以「推動向上、希望前行」的積極行動,厚實了集團整合與國際發聲的根基。 1998年7月1日,台灣人壽正式民營化,在財政部及龍邦集團等大股東督導下,組成一個極具專業能力的董監事團隊,並引進保險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組成堅強的經營團隊。改制民營後,自1999年起,締造了九年每股稅後盈餘列居上市金融保險公司第一名之佳績,傑出的經營績效,為全體保戶提供了最堅實的保障,更塑造出公營企業民營化成功的典範。 民營化後的台灣人壽,率先成立「資產管理事業部」,是國內第一家將資產專業管理的壽險公司,目的在於將資產做最有效率的投資運用,並在動態資產負債管理的觀念下,執行最適化的資產配置策略、投資決策與風險管理;在資金運用方面,不但能達成最大的投資效益,也能維持最佳的資產流動性與資產品質,更展現絕佳的獲利能力。 1999年起,為更加落實全面的顧客關係管理,台灣人壽大幅更新企業資訊系統,加速企業流程改造,並於2001年建置完成Hi Link高速內部網路系統,串連總公司與全國各營業據點,可以執行同步與非同步遠端教學、國內外視訊會議,電腦資料傳輸,以及網路電話、傳真等系統整合。 2006年架構「網際網路全民保單健檢」、「早安!晚安!台灣人壽網」、「早安!晚安!台灣人壽行動辦公室」三項網路系統,同時對全民、保戶及同仁提供 AM-PM 24小時不打烊的網際網路服務。 2004年,台灣人壽更首創國內金融保險業的先例,實施「雙總經理」制,將「保險本業」及「資產管理」,採專業分工經營的方式,發揮了組織最大綜效。而為因應時代快速轉變的步伐,台灣人壽的保險商品種類也一直推陳出新,從壽險、健康醫療險,到投資型保險、分紅保單等,無論何種保險商品,台壽均以「保障 Better、健康Better、財富Better」的三重防護網觀念,整合人身保險、投資理財及退休與資產規劃;同時,為滿足各年齡層客戶的需要,台灣人壽開發多項商品組合,用創意贏得客戶的心,並連續多年獲得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商品創意獎」的肯定。 為了全方位培育最具專業素養的保險人才,在台壽企業大學中設立經營管理、師資培訓、金融財稅、資訊應用,以及壽險行銷五大學院;同時也開闢e– learning線上教學系統,以提升同仁專業及服務的競爭力。面對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台灣人壽於2009年8月正式成立「衛星視訊教育頻道」TOP CHANNEL新聞台,讓每位同仁均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資訊及接受完整教育訓練,由於對人才培訓的積極投入,台灣人壽更在2009年台灣保險卓越獎中,於眾多壽險同業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勇奪「人才培訓卓越獎」之殊榮。 2008年12月,大陸合資公司君龍人壽正式於廈門正式營運,並於北京及越南設有辦事處,2009年更積極在對岸播灑愛心的種子,同時與台灣的公益活動互相串連,當台灣人壽之經營觸角積極拓展至投信(台壽保投信)、企業資融(台壽保資融)及產物保險(台壽保產物保險),並同時進行海外市場佈局的同時,台灣人壽不僅僅已架構出國際型之金融集團企業版圖,更將藉由不斷的社會回饋與公益參予,在全世界發聲。
1947年成立的台灣人壽,是國內第一家成立的壽險公司,多年來的穩健經營,奠定台灣人壽深厚的發展潛力。    1998年7月1日,台灣人壽正式民營化,在財政部及龍邦集團等大股東督導下,組成一個極具專業能力的董監事團隊,也引進保險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組成堅強的經營團隊。台灣人壽改制民營後,自1999年起,連續八年每股稅後盈餘均列居上市金融保險公司第一名。卓越的經營績效,為全體保戶提供最堅實的保障,塑造公營企業民營化成功的典範。    民營化後的台灣人壽,率先成立「資產管理事業部」,是國內第一家將資產專業管理的壽險公司,目的在於將資產做最有效率的投資運用,並在動態資產負債管理的觀念下,執行最適化的資產配置策略、投資決策與風險管理;在資金運用方面,不但能達成最大的投資效益,也能維持最佳的資產流動性與資產品質,更展現絕佳的獲利能力。2004年,台灣人壽更首創國內金融保險業的先例,實施「雙總經理」制,由洪鴻銘總經理及廖國隆總經理分別負責「保險本業」及「資產管理」專業分工經營,發揮組織最大綜效。    隨著經濟生活的轉型與人生觀念的調整,保險商品種類也一直推陳出新,從壽險、健康醫療險,到投資型保險、分紅保單等保險商品,台壽以「保障Better、健康Better、財富Better」的三重防護網觀念,整合人身保險、投資理財及退休與資產規劃的保險觀念;為滿足各年齡層客戶的需要,台灣人壽開發多項商品組合,用創意贏得客戶的心,並連續多年獲得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商品創意獎」的肯定。    為了落實全面的顧客關係管理,台灣人壽自1999年起即大幅更新企業資訊系統,加速企業流程改造,並於2001年建置完成Hi Link高速內部網路系統,串連總公司與全國各營業據點,可以執行同步與非同步遠端教學、國內外視訊會議,電腦資料傳輸,以及網路電話、傳真等系統整合。2006年架構「網際網路全民保單健檢」、「早安!晚安!台灣人壽網」、「早安!晚安!台灣人壽行動辦公室」三項網路系統,同時對全民、保戶及同仁提供AM-PM 24小時不打烊的網際網路服務。    在保險市場競爭激烈的時刻,台灣人壽創辦「台壽企業大學」,並開闢e–learning線上教學,以提升人員的競爭力。台壽企業大學設立經營管理、師資培訓、金融財稅、資訊應用,以及壽險行銷五大學院,全方位培育最具專業素養的保險人才,追求卓越的服務品質。    台灣人壽之經營觸角目前已拓展至投信(台壽保投信)、企業資融(台壽保資融)及產險(台壽保產物保險),並同時進行海外市場佈局;中國合資子公司君龍人壽已於2008年在廈門開業營運,並於北京及越南設有辦事處,金融資產管理集團版圖已臻完整。
1947年,國內第一家壽險公司台灣人壽正式成立,六十餘年來不改深耕台灣、在地紮根的信念穩健經營,奠定了極其深厚的的發展潛力,並以「推動向上、希望前行」的積極行動,厚實了集團整合與國際發聲的根基。 1998年7月1日,台灣人壽正式民營化,在財政部及龍邦集團等大股東督導下,組成一個極具專業能力的董監事團隊,並引進保險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組成堅強的經營團隊。改制民營後,自1999年起,締造了九年每股稅後盈餘列居上市金融保險公司第一名之佳績,傑出的經營績效,為全體保戶提供了最堅實的保障,更塑造出公營企業民營化成功的典範。 民營化後的台灣人壽,率先成立「資產管理事業部」,是國內第一家將資產專業管理的壽險公司,目的在於將資產做最有效率的投資運用,並在動態資產負債管理的觀念下,執行最適化的資產配置策略、投資決策與風險管理;在資金運用方面,不但能達成最大的投資效益,也能維持最佳的資產流動性與資產品質,更展現絕佳的獲利能力。 1999年起,為更加落實全面的顧客關係管理,台灣人壽大幅更新企業資訊系統,加速企業流程改造,並於2001年建置完成Hi Link高速內部網路系統,串連總公司與全國各營業據點,可以執行同步與非同步遠端教學、國內外視訊會議,電腦資料傳輸,以及網路電話、傳真等系統整合。2006年架構「網際網路全民保單健檢」、「早安!晚安!台灣人壽網」、「早安!晚安!台灣人壽行動辦公室」三項網路系統,同時對全民、保戶及同仁提供AM-PM 24小時不打烊的網際網路服務。 2004年,台灣人壽更首創國內金融保險業的先例,實施「雙總經理」制,將「保險本業」及「資產管理」,採專業分工經營的方式,發揮了組織最大綜效。而為因應時代快速轉變的步伐,台灣人壽的保險商品種類也一直推陳出新,從壽險、健康醫療險,到投資型保險、分紅保單等,無論何種保險商品,台壽均以「保障Better、健康Better、財富Better」的三重防護網觀念,整合人身保險、投資理財及退休與資產規劃;同時,為滿足各年齡層客戶的需要,台灣人壽開發多項商品組合,用創意贏得客戶的心,並連續多年獲得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商品創意獎」的肯定。 為了全方位培育最具專業素養的保險人才,在台壽企業大學中設立經營管理、師資培訓、金融財稅、資訊應用,以及壽險行銷五大學院;同時也開闢e–learning線上教學系統,以提升同仁專業及服務的競爭力。面對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台灣人壽於2009年8月正式成立「衛星視訊教育頻道」TOP CHANNEL新聞台,讓每位同仁均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資訊及接受完整教育訓練,由於對人才培訓的積極投入,台灣人壽更在2009年台灣保險卓越獎中,於眾多壽險同業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勇奪「人才培訓卓越獎」之殊榮。 2008年12月,大陸合資公司君龍人壽正式於廈門正式營運,並於北京及越南設有辦事處,2009年更積極在對岸播灑愛心的種子,同時與台灣的公益活動互相串連,當台灣人壽之經營觸角積極拓展至投信(台壽保投信)、企業資融(台壽保資融)及產物保險(台壽保產物保險),並同時進行海外市場佈局的同時,台灣人壽不僅僅已架構出國際型之金融集團企業版圖,更將藉由不斷的社會回饋與公益參予,在全世界發聲。
1947年,國內第一家壽險公司台灣人壽正式成立,六十餘年來不改深耕台灣、在地紮根的信念穩健經營,奠定了極其深厚的的發展潛力,並以「推動向上、希望前行」的積極行動,厚實了集團整合與國際發聲的根基。   1998年7月1日,台灣人壽正式民營化,在財政部及龍邦集團等大股東督導下,組成一個極具專業能力的董監事團隊,並引進保險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組成堅強的經營團隊。改制民營後,自1999年起,締造了九年每股稅後盈餘列居上市金融保險公司第一名之佳績,傑出的經營績效,為全體保戶提供了最堅實的保障,更塑造出公營企業民營化成功的典範。   民營化後的台灣人壽,率先成立「資產管理事業部」,是國內第一家將資產專業管理的壽險公司,目的在於將資產做最有效率的投資運用,並在動態資產負債管理的觀念下,執行最適化的資產配置策略、投資決策與風險管理;在資金運用方面,不但能達成最大的投資效益,也能維持最佳的資產流動性與資產品質,更展現絕佳的獲利能力。   1999年起,為更加落實全面的顧客關係管理,台灣人壽大幅更新企業資訊系統,加速企業流程改造,並於2001年建置完成Hi Link高速內部網路系統,串連總公司與全國各營業據點,可以執行同步與非同步遠端教學、國內外視訊會議,電腦資料傳輸,以及網路電話、傳真等系統整合。2006年架構「網際網路全民保單健檢」、「早安!晚安!台灣人壽網」、「早安!晚安!台灣人壽行動辦公室」三項網路系統,同時對全民、保戶及同仁提供AM-PM 24小時不打烊的網際網路服務。   2004年,台灣人壽更首創國內金融保險業的先例,實施「雙總經理」制,將「保險本業」及「資產管理」,採專業分工經營的方式,發揮了組織最大綜效。而為因應時代快速轉變的步伐,台灣人壽的保險商品種類也一直推陳出新,從壽險、健康醫療險,到投資型保險、分紅保單等,無論何種保險商品,台壽均以「保障Better、健康Better、財富Better」的三重防護網觀念,整合人身保險、投資理財及退休與資產規劃;同時,為滿足各年齡層客戶的需要,台灣人壽開發多項商品組合,用創意贏得客戶的心,並連續多年獲得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商品創意獎」的肯定。   為了全方位培育最具專業素養的保險人才,在台壽企業大學中設立經營管理、師資培訓、金融財稅、資訊應用,以及壽險行銷五大學院;同時也開闢e–learning線上教學系統,以提升同仁專業及服務的競爭力。面對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台灣人壽於2009年8月正式成立「衛星視訊教育頻道」TOP CHANNEL新聞台,讓每位同仁均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資訊及接受完整教育訓練,由於對人才培訓的積極投入,台灣人壽更在2009年台灣保險卓越獎中,於眾多壽險同業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勇奪「人才培訓卓越獎」之殊榮。   2008年12月,大陸合資公司君龍人壽正式於廈門正式營運,並於北京及越南設有辦事處,2009年更積極在對岸播灑愛心的種子,同時與台灣的公益活動互相串連,當台灣人壽之經營觸角積極拓展至投信(台壽保投信)、企業資融(台壽保資融)及產物保險(台壽保產物保險),並同時進行海外市場佈局的同時,台灣人壽不僅僅已架構出國際型之金融集團企業版圖,更將藉由不斷的社會回饋與公益參予,在全世界發聲。
  1947年成立的台灣人壽,是國內第一家成立的壽險公司,多年來的穩健經營,奠定台灣人壽深厚的發展潛力。    1998年7月1日,台灣人壽正式民營化,在財政部及龍邦集團等大股東督導下,組成一個極具專業能力的董監事團隊,也引進保險領域之專家學者,共同組成堅強的經營團隊。台灣人壽改制民營後,自1999年起,連續八年每股稅後盈餘均列居上市金融保險公司第一名。卓越的經營績效,為全體保戶提供最堅實的保障,塑造公營企業民營化成功的典範。    民營化後的台灣人壽,率先成立「資產管理事業部」,是國內第一家將資產專業管理的壽險公司,目的在於將資產做最有效率的投資運用,並在動態資產負債管理的觀念下,執行最適化的資產配置策略、投資決策與風險管理;在資金運用方面,不但能達成最大的投資效益,也能維持最佳的資產流動性與資產品質,更展現絕佳的獲利能力。2004年,台灣人壽更首創國內金融保險業的先例,實施「雙總經理」制,由洪鴻銘總經理及廖國隆總經理分別負責「保險本業」及「資產管理」專業分工經營,發揮組織最大綜效。    隨著經濟生活的轉型與人生觀念的調整,保險商品種類也一直推陳出新,從壽險、健康醫療險,到投資型保險、分紅保單等保險商品,台壽以「保障Better、健康Better、財富Better」的三重防護網觀念,整合人身保險、投資理財及退休與資產規劃的保險觀念;為滿足各年齡層客戶的需要,台灣人壽開發多項商品組合,用創意贏得客戶的心,並連續多年獲得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商品創意獎」的肯定。    為了落實全面的顧客關係管理,台灣人壽自1999年起即大幅更新企業資訊系統,加速企業流程改造,並於2001年建置完成Hi Link高速內部網路系統,串連總公司與全國各營業據點,可以執行同步與非同步遠端教學、國內外視訊會議,電腦資料傳輸,以及網路電話、傳真等系統整合。2006年架構「網際網路全民保單健檢」、「早安!晚安!台灣人壽網」、「早安!晚安!台灣人壽行動辦公室」三項網路系統,同時對全民、保戶及同仁提供AM-PM 24小時不打烊的網際網路服務。    在保險市場競爭激烈的時刻,台灣人壽創辦「台壽企業大學」,並開闢e–learning線上教學,以提升人員的競爭力。台壽企業大學設立經營管理、師資培訓、金融財稅、資訊應用,以及壽險行銷五大學院,全方位培育最具專業素養的保險人才,追求卓越的服務品質。    台灣人壽之經營觸角目前已拓展至投信(台壽保投信)、企業資融(台壽保資融)及產險(台壽保產物保險),並同時進行海外市場佈局;中國合資子公司君龍人壽已於2008年在廈門開業營運,並於北京及越南設有辦事處,金融資產管理集團版圖已臻完整。
共找到200筆記錄«  ‹ 上一頁 17 18 19 20 下一頁 ›  »

新進店家 免費刊登公司信息>>

  • 壹欣科技有限公司篤敬文信停車場

    壹欣科技有限公司篤敬文信停車場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華段八小段2412、2413地號(篤敬路31號對面),壹欣科技有限公司篤敬文信停車場的統一編號:81152218,營業稅籍分類屬於:停車場管理,資本額:0元

  • 青雨有限公司停車場營業所

    青雨有限公司停車場營業所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華段八小段2393-1地號(文忠路與篤敬路交叉口),青雨有限公司停車場營業所的統一編號:92166148,營業稅籍分類屬於:停車場管理,資本額:0元

  • 鳳杉系統有限公司昌盛南屏停車場

    鳳杉系統有限公司昌盛南屏停車場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華段八小段2311地號〈昌盛路219號旁〉,鳳杉系統有限公司昌盛南屏停車場的統一編號:82720816,營業稅籍分類屬於:停車場管理,資本額:0元

  • 慈德宮昌盛路停車場

    慈德宮昌盛路停車場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華段八小段2279號上停車場,慈德宮昌盛路停車場的統一編號:91483075,營業稅籍分類屬於:停車場管理,資本額:5000元

  • 寶鑫企業行

    寶鑫企業行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華段三小段294地號,寶鑫企業行的統一編號:72209979,營業稅籍分類屬於:停車場管理,資本額:100000元

  • 洗旺自助洗車

    洗旺自助洗車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華段七小段1101-0000地號,洗旺自助洗車的統一編號:91544018,營業稅籍分類屬於:汽車美容,資本額:10000元

  • 寶盛鑫企業行

    寶盛鑫企業行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華段一小段782.783地號.(華榮路543號旁空地號),寶盛鑫企業行的統一編號:81096814,營業稅籍分類屬於:停車場管理,資本額:100000元

  • 停壹科技有限公司裕興路停車場

    停壹科技有限公司裕興路停車場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華段一小段521地號(裕興路129巷18號旁),停壹科技有限公司裕興路停車場的統一編號:81131967,營業稅籍分類屬於:停車場管理,資本額:0元

  • 珍珍花店

    珍珍花店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華段一小段0500地號(瑞豐市場58號),珍珍花店的統一編號:91484356,營業稅籍分類屬於:未分類其他零售攤販,資本額:10000元

  • 尚發金屬有限公司

    尚發金屬有限公司位於高雄市,營業登記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水里007鄰美術東八街36號9樓,尚發金屬有限公司的統一編號:59322674,營業稅籍分類屬於:廢五金批發,資本額:6000000元

Copyright © 2013 itwyp.com All Rights Reserved